无线网桥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损耗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3-08-25 15:29

在利用无线网桥组建网络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两种传输情况,一是较为单纯的点对点传输,通过一个接受器和一个发射器组成一个简单的网络模型;二是点对多点,用一个接收器和多个发射器组成的复合型的网络模型,这种模式也常常被应用在无线传输系统网络、和其他无线网络的组建之上。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有线传输还是无线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两者都是从传输介质上出现损耗的。有线则是从线缆上发生,而无线则是在传输过程中的空气中发生。接下来,让我们来用公式计算一下无线传输的损耗情况吧。

一、无线网桥点对点

对于点对点的传输,我们考虑在视距可达到,且无同频电磁干扰存在的情况下,主要因素就是传输的距离。我们以5.8G无线网桥为例,考虑点对点传输距离为10公里的情况,在自由空间传输的情况下信号的损耗为:

Lbs=108+20lg10=128dB

如果要使通信速率维持在11Mb/s,接收端的信号电平不能低于-83dBm。假设在发射端和接收采用同样增益大小的天线,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G(t)+2G(a)=G(r)+Lbs+Gelse

其中G(t)代表发射功率,G(r)代表接收功率,G(a)代表天线增益,Gelse代表其它损耗,这里边包括接头损耗、馈线损耗,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损耗,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视为我们需要给出的损耗冗余。

在这里我们给定损耗冗余为15dB,接收功率为-83dBm,则我们得到下面的关系式:

G(t)+2G(a)=60dBm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选取发射功率为100mW即20dBm的网桥设备,要想传输10公里的话,其所用天线的增益不能低于20dB。如果选用200mW的设备,则所用天线的增益不能低于19dB。

二、无线桥网点对多点

对于点对多点的传输,除了上述考虑的因素之外,5.8G无线传输还要考虑中心节点点对多点传输的能力,边缘节点接收信号的能力差异以几个边缘节点对带宽的需求状况。

一般情况下,室外无线网桥可以考虑最大进行点对三点的组网,如果超过三点,就可能出现某个节点无法连通的现象,这主要是由无线局域网技术本身采用的冲突检测多路访问冲突避免的访问机制而造成的。另外超过三点以后各边缘节点的信号接收能力平衡工作就会变得较为复杂无线传输接收,而且带宽也得不到保证。

我们以5.8G网桥为例,考虑一个点对两点的方案,中心节点与两个边缘节点分别相距8公里和6公里,中心节点采用功分器分出两路信号,分别接两个天线。按照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边缘节点的损耗计算公式:

 G(t)+2G(a)=G(r)+Lbs+Gelse

虑到引入了功分器,所以也引入了新的损耗,一分二的功分器的损耗一般为3.5dB,所以我们需要将Gelse的数值调整为20dB,电梯无线传输方案另外发射功率将被两个节点平分。

对于第一个节点(8公里):我们得到

G(t1)+2G(a1)=63dBm

对于发射功率为100mW即20dBm的网桥设备,经过功分器变为50mW即17dBm,其所用天线的增益不能低于23dB。如果选用200mW的设备,则所用天线的增益不能低于21.5dB。 

转载文章时请标明文章出自腾远智拓:www.4008075595.com

推荐新闻

腾远生活 | 台风天,赴一场美食的团聚会

2023/09/13


工作时,每个人都全力以赴,闲暇时,每个人都酣畅淋漓,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在无线通信的道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方向。聚是一团火,加油腾远人

调研交流|腾远智拓与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展开技术交流

2023/07/26


近日,腾远智拓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芳、副总经理张滔、区域经理张申、朱韵霞一行4人在海洋研究院调研交流。海洋研究院院长杨坤德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惠东海岛沙滩ST58T8G无线网桥测试

2023/05/09


腾远智拓应客户要求,我们将客户定制机型无线传输设备(ST58T8G一对4)进行测试,测试设备采用ST58T8G板子加14dB双极化平板天线。主要测试目的是来判断设备的传输距离能否满足客户要求。

海上综合无线自组网通信应用解决方案

2023/05/09


20 世纪以来,通信系统经历了从电缆到光缆、有线到无线、从模拟到数字、从 1G 到 5G,,陆上通信系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然而,在浩瀚的海洋上,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海上施工十分困难等原因,海洋通信网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陆地通信网络。